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11商汤革命

  公元前1600年——前1320年“汤武革命”,灭夏立商。太甲乱德,伊尹放之。太甲悔过,伊尹迎之。九世之乱,弟子争相代立。盘庚迁都于殷,行汤之政。商朝复兴。

  “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商汤称王不称后,以示跟夏朝的区别。

  商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依靠武力而不是血缘改朝换代的人。灭夏建商被称作“商汤革命”。

  “商汤革命”的成功告诉人们一种游戏新玩法:原来除了禅让和世袭,天下还可以凭武力夺取。

  商汤建国之后,分封诸侯。伊尹等有功人员都各有封地或封赏。伊尹在都城内得到一块封地,由奴隶一跃成为奴隶主,位列三公之首。

  商朝设公、侯、伯三等爵位。各有不同规格的封地。

  不过商朝的分封具体什么含义还不是很清楚。分封的原义是封土建国,“授民授疆土”。但商朝是不是这样无从考证。公认的分封制是从周朝开始。但古代史书上自五帝时代就不断提到分封。比如禹因为治水有功被封于夏。猜想周朝以前的分封只是授疆土,找一块无主的地分给贵族或功臣,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部众和奴隶去那里开荒种地,自立门户,建立自己的部落。自夏朝开始,部落也被称为方国。建立方国也算是建国。只是这个国跟周边方国没有从属关系。因为周以前的国其实就是一个部落联盟。夏后、商王就是部落联盟的盟主、CEO。联盟中的部落或者方国都是平等的。周朝疆域扩大,周王为了便于管理把疆土分成若干块交给自己信任的人管理,分片承包,分级管理,开始真正的分封制。

  商汤没有沿用夏朝的都城而是修建了一座新城,命名为亳

  ó]。

  “亳”是什么意思不清楚,作为象形字有人看图识字给出两种解释,一是用乇[zhé]草盖顶的房屋,乇是细草或是麦秸;二是高台上的楼阁,乇是楼梯形状。两种解释都有道理。早先盖房无瓦都是以茅草盖顶,涂以胶泥。先起高台后建房屋既防水患又防盗贼还能看风景。夏桀给妹喜盖的倾宫就是在高台上起屋。

  感觉前一种解释更贴近亳的意思,因为高台起屋代表奢华,茅草盖顶代表简朴。夏桀大兴土木极尽奢华最终丢了江山,商汤必定会吸取夏桀的教训。“汤修德”,建草庐可以彰显商汤爱惜民力的美德。

  河南偃师商城遗址是很多人认定的商汤都城。遗址的宫殿复原后就是一个茅草屋的四合院,没有高台的痕迹。

  商汤灭夏之后保留了夏人的宗庙,分封夏朝的遗老遗少,吸引夏人和亲夏的部落、方国归顺商朝。并且他在位期间“宽以待民”,轻赋税,施德政,安抚民心,鼓励生产。他时常告诫他的官员和四方诸侯一定要“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他将施以重罚。天下在他的治下很快安定下来并且得到长足发展。西北的氐羌也来归附商朝。商朝的疆土也扩大了。

  据说商汤“百岁而崩”。黄帝以来的天子动辄活到百岁以上,不知道是果真长寿若此还是古人夸大,或者古时的年岁计算跟现代不同,就像古代的一斤只有现在的半斤多一样。估计夸大的面大,希望好人长寿。

  不过商汤也的确活得不短,因为他死的时候大儿子已经死了,只能把王位传给二儿子。二儿子接位三年而死。三儿子接位四年而死。最后再没有儿子来继位,王位由商汤的长孙太甲继位。

  商朝的王位继承办法比较有意思,是“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相结合。先按子一辈的排行顺序继承,然后是孙一辈。但凡商汤的直系儿孙都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不用争不用抢,不用急不用慌,不比谁贤谁庸,只比谁的命长。

  太甲即位的头几年还像那么回事,但随后就出现夏桀的苗头。好在伊尹这些老同志还在,关键时刻伊尹果断决定让太甲停职反省,将其软禁到桐宫面壁思过。一国之君被伊尹一句话发配到桐宫守坟去了。桐宫是商的祖坟。

  伊尹是开国元勋,四朝元老,声望极高,说话极有分量。

  伊尹在太甲停职期间代理朝政,以摄政王的身份临朝听政接见群臣与诸侯。

  太甲被停职反省三年。在这三年里,太甲认真反省,深刻剖析了自己思想根源和蜕变过程,对自己辜负了党和人民多年的培养和期望而痛心疾首,决心迷途知返,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自新,率群臣接回太甲并且还政与他。太甲复位后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再没做出格的事情。

  也有说法是太甲潜出桐宫,杀死自立为王的伊尹夺回政权。不过根据出土的甲骨文有祭祀伊尹的文字来看,应该不会。商王朝不可能把篡位罪臣当祖宗供着。

  太甲死后,儿子沃丁继位。伊尹作为五朝宰相继续辅佐沃丁。沃丁在位期间,伊尹去世。“沃丁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焉”。太牢是指最高一级的祭品,牛、羊、猪三牲全备,通常在天子祭祀天地祖宗时才用到。沃丁给伊尹最高规格的厚葬以报答伊尹对商朝的贡献。

  沃丁在位期间延续伊尹的节用宽民政策。国家一直非常安定。但在沃丁之后,商朝开始乱了。

  按照《史记?殷本纪》的说法:“沃丁崩,弟太庚立。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殷道衰,诸侯或不至。”不过司马迁在《史记?三代世表》把“殷道衰,诸侯或不至”这句话放到小甲后面。不管是谁吧,反正王位传到太庚家开始出事了。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太戊任用贤人治国。“殷复兴,诸侯归之”。商朝又复兴了。

  但是太戊之后的子孙又把商朝搞乱了,爆发“九世之乱”。

  “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让商王的兄弟子侄之间爆发狗咬狗的战争。商王把王位传给兄弟,子侄不乐意;把王位传给子侄,兄弟不乐意。势力大的总希望自己排前面,排不到前面就靠武力夺取。狗咬狗的战争持续了五代、九世近百年。获胜一方一旦得到王位就马上迁都,把都城迁到自己的根据地,就象抢到骨头的那只狗叼着战利品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享用一般。

  狗咬狗,一嘴毛。商朝内乱频繁,国势渐衰,诸侯也不再前来朝贡。

  大约在公元前1320年,盘庚成为抢到骨头的那个幸运儿。按照“惯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也就是现在的安阳。

  盘庚效法商汤,执行“以德服人”的开明政策,逐渐将商朝的混乱局面稳定下来,呈现中兴之象。

  殷作为商朝的都城,在盘庚之后的二百多年也再没有改变。

  安阳著名的殷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盘庚的新都。后来洹北商城的发现使这个说法受到挑战。人们开始倾向于认为真正的都城在殷墟一河之隔的洹北商城。殷墟不过是商都城外的墓地和祭祀的地方。

  以前考古专家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懂殷墟为什么找不到城墙。洹北商城出土后,大家恍然大悟,都城在河那边,殷墟不过是王室宗庙和墓区,根本不需要城墙。洹北商城虽然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但已经发现大型宫殿和城墙遗址。

  盘庚迁都于此后200多年没再迁都,积累了大量文物。殷墟出土了大批的石器、青铜器、玉器、陶器、海贝、甲骨等文物,尤其是数量巨大的甲骨文和重达八百多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殷墟出土的各种文物让商朝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

  之前好些人并不相信《史记》里面记载的商朝果真存在,因为只有后世追记没有考古证据证明。甲骨文出土后,《史记》的记载得到证实。大家终于相信夏朝和周朝之间真的还有一个商朝存在。以前通过考古相信禹的存在,因此宁可相信有夏也不相信有商。现在商朝因为甲骨文的出现成为信史。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通过甲骨文还能了解很多《史记》没有记载的东西。

  甲骨文的发现极其偶然。

  清朝翰林院的祭酒(相当于大学校长)王懿荣去药铺抓药,其中有一味药叫“龙骨”,就是王八壳,补肾的。王校长无意间发现一些“龙骨”上面有刻痕,仔细一看是一些似篆非篆的文字。在金石方面很有造诣的王懿荣感觉有搞头,就把有刻痕的龙骨全部包圆拿回去研究,最终确认这是商代的文字并把它破译。

  原来,王懿荣从药铺得到的这些龙骨,都是来自河南安阳盗墓者之手。盗墓者挖出龙骨不知何物,见文物贩子不收就冒充药材卖给了药铺。这些龙骨从药效上来讲,早已经过了有效期,属于假药一文不值,但是到了史学家的手里便成了无价之宝。

  自从清朝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人们得知“龙骨”来自于安阳殷墟后开始在殷墟进行大规模挖掘,迄今已经发现了十几万片甲骨。在这些甲骨上发现4500个单字,并破译出其中的1500个。虽然还没有完全破译,但已经能够基本读懂甲骨文的内容了。甲骨文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甲骨文”的发现和破译使商代的面纱从此被揭开。甲骨文的发现也表明中国至少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已经有了文字,进入到文明社会。

  殷墟出土文物中除了甲骨文最著名的要数“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用来祭祀母亲的礼器。“司”是“后”字一种写法(也有说是“祠”字),“司母戊”其实是“戊母后”。商朝的天子称“王”或称“帝”,王的妻子称“后”。

  远古人早先都是用陶罐煮饭。在出现了铜以后,富贵人家就改用铜铸的鼎煮饭。鼎是一种下有足上有耳的锅,有足可以自立于火中,有耳便于人们提放。“钟鸣鼎食”、“列鼎而食”就是形容富贵人家吃饭时的情景。古人祭祀时鼎也用来盛放供品,所以鼎又被当做礼器。后来又被引申为权力的象征也。“问鼎中原”意味着要谋权篡位。

  司母戊大方鼎重达八百多公斤。铸造这么大的东西,必须很多炼铜炉同时工作、不间断地浇铸才能成功。可以想象当时的青铜作坊规模已经相当大,工艺水平已经相当高。结合大量青铜器的出土,人们相信至少在殷商时期中国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殷墟的发现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成果。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