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387,抗倭援朝

  1592年——1598年??万历怠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却派出矿监税使四处扰民,致朝野混乱。明军抗倭援朝侥幸取胜。

  朝廷刚把李如松派往宁夏平哱拜之乱,朝鲜又爆发战乱。

  日本的关白丰臣秀吉派出十万大军、数百条战船入侵朝鲜。

  “关白”相当于宰相,比幕府将军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当时的日本天皇只是名义上的GJYS。日本实权掌握在丰臣秀吉手里。丰臣秀吉跟天皇的关系就相当于现在的日本首相和天皇。

  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军阀混战的局面,统一了日本,随后就开始扩张。第一个扩张目标就是朝鲜。

  朝鲜二百年没打过仗,军队已经闲废了。日军登陆之后如入无人之境,横扫朝鲜半岛。

  朝鲜那时还没脱离冷兵器时代。而侵朝日军早已通过葡萄牙人装备了火绳枪。日本兵采用三排轮射方式,三排火枪兵轮番射击、装弹,不间断地打击朝鲜兵,把朝鲜兵打得溃不成军尸横遍野。

  朝鲜国王弃城而逃向明朝求救。

  朝鲜向明朝称臣。明朝有义务帮助朝鲜。并且明朝认为日本侵朝“实所以图中国”,是冲着中国来的,所以决定抗日援朝。

  当时李如松正在平定宁夏之乱,一时半会回不来。救兵如救火,明朝等不及李如松回来,派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领两千骑兵驰援朝鲜。

  这两千人杀到平壤,携带的火器因为途遇大雨无法使用,只能使用冷兵器作战。祖承训贪功轻敌,挥军杀入平壤。明军掉进日军的陷阱,几乎全军覆没。祖承训只身逃回。

  朝廷震怒,将祖承训革职查办,调李如松率兵再战日军。在李如松没回来之前,明朝以和谈拖住日本。

  李如松从宁夏匆匆赶回,随即又投入朝鲜战场,率领4万明军精锐跨过鸭绿江。

  李如松的部队装备了火炮和火铳,没有装备鸟铳。鸟铳虽然早就传到中国,戚继光的部队就装备了鸟铳,但没有很快普及开来。主要是量产问题拖了后腿。明朝生产枪管是用铁板锻造而成,合格率低,可靠性差,容易炸膛。明军现阶段还是使用粗笨的火铳。不过火铳虽然不如鸟铳,但明军的火炮威力强大,可以弥补火铳的不足。李如松的部队就装备了大量的火炮。日军其实也有火炮,但数量很少。日本资源短缺,造枪都费劲何况造炮。

  李如松率军到达平壤。驻守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八千人。李如松部署军队“围三阙一”,故意给日军留出一条逃生通道。

  战斗打响后,明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发动进攻。李如松亲临前线指挥。他的坐骑被日军炮火击毙,他换匹马继续指挥冲锋。不久,他连人带马又被炮火掀翻在沟里,爬出来继续往前冲。在李如松的率领下,明军冒着枪林弹雨攻进平壤。

  日军收拾残兵弃城而逃。李如松早已在日军逃生之路上埋伏下炮兵部队。数百门火炮一起发动,惊天动地,火光一片。一半日军当场丧命。

  日军残兵趁夜抢渡大同江,一溜烟逃进汉城。

  明军马不停蹄进逼汉城。李如松得到情报说日军已经放弃汉城逃走,信以为真,督军急进。没想到他得到的是一个假情报。事实上,汉城日军非但没跑还得到后方日军的增援。

  明军在汉城附近遭到日军的伏击,虽然死战得脱,但损失惨重。

  明军只得退守开城。

  得到增援的日军出兵两万发动反攻。李如松率军应战,同时派出奇兵迂回到日军背后,烧了他们的粮草。朝鲜水军不断骚扰日军的海上补给线,使日军的后勤不能及时送到。“倭遂乏食”,萌生退意。

  日军提出议和。明军回复,只有交出汉城才有商量。日军果然退出汉城,向釜山集结准备回国,并且交出了俘获的朝鲜王子和大臣。

  双方互派使者开始议和。

  战争告一段落。

  明军陆续撤回国内,只留一万人协防朝鲜。

  李如松进京述职,因功封太子太保。

  先前万历承诺立储,可第二年又反悔了。他让人跟当时的首辅王锡爵讲,我先把这仨儿子都立为王。等皇后生了儿子,我就有了嫡子了,那时再立太子不迟。王锡爵认为可行,替皇帝拟好了诏书。

  但这事被群臣知道后,舆论大哗。皇帝说话不算数,耍花枪呢?群臣联名上书万历,要求马上立太子。王锡爵被大家认为丧失立场,遭到炮轰。王锡爵没法干了,只能请求退休。

  万历又气又无奈,不再提封王的事,但也绝口不提立太子。

  王锡爵退休了。万历让吏部推荐首辅人选。吏部郎中(相当于中央各部位里的司长)顾宪成力推王家屏。万历不同意,驳回。顾宪成再推人选,推来推去都是坚定的立太子派。万历怒了,将顾宪成赶走。

  顾宪成回到家乡无锡,修复了一所废弃的学校——东林书院,开始收徒授课。他授课不单讲授四书五经,经常跟时政挂钩,理论联系实际。他也经常请一些政客来宣讲他们的政治见解。一来二去,东林书院成了影响很大的政治沙龙。一帮人聚在这里,讨论时政,评价政治人物。他们批评朝中的当权者包括皇帝和他们的政策、做法。朝中支持他们的大臣予以响应。而反对他们的人称他们为“东林党”。那时候被称为党可不是什么好词,是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意思。

  万历最终选的是“柔而懦”的赵志皋为首辅。赵志皋是和事佬,谁都不想得罪。

  万历仍待在宫中“养病”。有人上书批评皇帝“十不如初”:跟太后关系不如以前亲密了;祭祖也让别人代替;不如以前好学,把经筵(大学士进宫给皇帝讲读经书,研讨国事)都罢了。不如以前勤政;祭天也不去了;赈灾不积极,派宦官下去开矿、收税倒挺积极。不如以前节俭;不如以前虚心纳谏;跟诸王关系也疏远了;任贤用能也不如以前。

  有人把万历当前的状态总结为“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简而言之,什么都不愿意干了。

  不过也得分什么事。有人上折子说开矿、收税的事。他积极着呢,马上批,马上办。

  当时皇宫的坤宁宫突发大火,大火从坤宁宫蔓延到乾清宫。这两座宫殿是皇帝、皇后的寝宫,是后宫的核心宫殿。万历正张罗重修,祸不单行,前三殿又烧了。前三殿是皇帝办公地方,是前宫的核心建筑。

  明朝皇宫就是现在的北京故宫。前三宫、后三宫坐落在故宫中轴线上。这些宫殿被烧毁后,大臣上朝,一进午门就能看到御花园。

  重修前三宫、后三宫等于重修半个皇宫,工程浩大,花费巨大。

  但是国库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修宫殿。宁夏、朝鲜两场战争已经把财政榨干了。

  怎么办呢?有人建议皇帝开银矿。找出银矿也就等于找到了聚宝盆摇钱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万历很高兴,马上派出大批宦官以矿监的身份去各地找矿开矿。

  有人建议加税,这个比开矿来钱还快,并且还没有成本。万历马上照办。宦官作为皇帝的税使,下到地方接管了当地的税务部门,开征矿税、店税、商税、船税。

  宦官出去属于皇帝的钦差,没人敢惹。

  矿监奉旨开矿,说哪有矿就挖哪,根本不管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损失。比方矿监来到某处,当地伺候不周或不肯贿赂,惹矿监不高兴了。矿监说谁家下面有矿。手下立即动手拆房。房主不得不贿赂求免。

  税使负责收税,任意加税摊派,设卡收费。你拿个针头线脑去卖也得交税。当地的工商业受到严重干扰。受冲击最大的是商业。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设卡收费让商人的买卖实在做不下去了。有的地方百姓不堪忍受盘剥起来造反。

  宦官一边替万历捞钱,一边为自己捞钱。民间怨声载道。不断有人上书万历要求撤回矿监税使。万历不理。弹劾矿监税使的人遭到宦官的打击报复。

  后来民变越来越多,万历撤掉了几个民愤极大的矿监税使以平民愤,但仍不肯取消矿监税使。

  1597年,朝鲜战争再次爆发。

  明朝跟日本的和谈旷日持久,但最终以破裂告终。丰田秀吉要求跟明朝和亲通贡,并且让朝鲜把南部割让给日本。明朝答应册封日本,但不准日本通贡,要求日本立即撤兵并且发誓再不入侵朝鲜。双方谈判条件差距太大,最终导致破裂。

  日本增兵12万乘坐上千条战船再次入侵朝鲜。加上釜山留守日军,日军的总兵力达到14万。日军向汉城方向发起进攻。

  明朝得到战报立即派兵增援朝鲜。

  当时,东北蒙古人进犯沈阳。朝廷留李如松对付蒙古人,派右佥都御史(相当于中央巡视组组长)杨镐率军先行入朝。

  李如松率兵长途奔袭蒙古人的老巢,不幸遇伏战死沙场。

  杨镐率军4万进入朝鲜,率领明、朝联军向日军发起反攻。两军在蔚山爆发激战。

  蔚山日军不多。他们使出缓兵之计,以诈降拖延时间等待援军。杨镐中计了。他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坐等日军出来投降。等他发现日军大部队赶到对他形成反包围时大惊失色,弃军而逃。明军无人指挥被日军杀得大败,损失惨重。

  杨镐退守汉城收罗残兵败将,统计人数,伤亡两万人。杨镐瞒下不报,向国内谎报军情,把败仗说成胜仗,把损兵两万说成损失百余人。朝廷下令嘉奖。赞画主事(相当于参谋长)丁应泰气不过,上书揭发杨镐的无耻行为。万历大怒,下令杀了杨镐以正军纪。时任首辅赵志皋是有名的老好人,把杨镐救下,仅仅给与免职处分。

  明朝增兵再战。而此时日军却开始撤军。

  取得蔚山之胜的日军将领是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秀吉不愿他立功过多、声誉过高,怕影响自己亲儿子继位,令他率本部军回国休整。侵朝日军一下少了一半人。

  明军增援部队入朝后再攻蔚山。而此时丰臣秀吉又得病死了。侵朝日军一看老大都死了还打什么打,于是全线撤退。

  明朝和朝鲜水军联手在海面上追杀日军,令日军损失惨重。

  南海是朝鲜战争的第二战场。明朝水军跟朝鲜水军联手跟日军舰队周旋,打了很多胜仗。

  韩国有部电影《鸣梁海战》描写的是朝鲜战争中一次著名的海战。朝鲜水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日军舰队。

  装备了火炮和铁甲的朝鲜战船在朝日海战中出尽了风头。朝鲜的铁甲战船被称为“龟甲船”,浮在水上象一个铁壳乌龟。龟甲船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向日本舰队,连轰带撞,把敌船打得粉碎。日本缺铁,舍不得给战舰披铁甲,结果吃了大亏。

  但是海军的胜利只能干扰日本的海上运输线,扭转不了整个战局。主要战场还是在陆地上。

  因为日军主动撤退,这场战争最终以明朝和朝鲜一方获胜而告终。

  丰臣秀吉死后,日本再次陷入内战。德川幕府跟丰臣家族为争夺日本控制权展开大战。丰臣秀吉的那个养子临阵反水,使丰臣家族一败涂地。德川攻陷丰臣的据点大坂。丰臣家的武士全部力战而死。丰臣秀吉的儿子切腹自杀。德川代替丰臣掌握了日本大权。日本从此进入江户幕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