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320,王安石变法

  1067年——1081年?宋神宗即位后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因朝野反对而失败。

  宋神宗一上台就为钱发愁。

  办丧事是很花钱的。宋神宗知道财政紧张,不想大办也不想寒酸,下旨比照先帝的规格发送宋英宗。但大臣告诉他,国库已经没钱了。“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宋神宗又吃惊又无奈,只得让人从皇家的私房钱里支钱发送老爹。

  国库早已出现赤字。赋税收入连官员工资、军队军费都不够。几年之中连办两次国丧更是让财政雪上加霜。

  宋神宗发现自己接了一个烂摊子,意识到“政事之先,理财为急”。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成。

  宋神宗于是任用王安石为相为他“变法”、“理财”。理财是目的,变法是手段。王安石说他有不增加百姓负担而达到生财的手段,宋神宗很是期待。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散文都很出色。不过王安石在政坛上的名气比文坛高,一提王安石马上想到的是“王安石变法”而不是他的诗文。

  王安石的法子说到底就是开源节流,一方面广开财源,一方面节省开支。

  开源方面有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等;节流方面有均输法、裁兵法、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等。

  所谓青苗法就是政府在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贷款给农民,使他们不至于饿急眼了不管不顾押房子卖地,而有钱人趁机放高利贷或者压价收购,从而使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土地兼并、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国家把这买卖揽过来,一方面帮百姓度过难关,另一方面也给政府增加了利息的收入,一举两得。

  抑制土地兼并也可以减少税收的损失。因为买地的人通常是富贵人家,他们总有办法获得免税的待遇。土地在普通农民手里肯定是要承担赋税的,但到了地主家就不一定了。所以,被兼并的土地越多,国家赋税收入越少。

  另外农民把地卖了,熬过一时困境,却换来一世困苦,后半生只能为地主打工,或者改行做其他营生,包括上山为王落草为寇。社会治安变坏是土地兼并的另一个后果。

  古代政府通常都会想办法防止土地兼并防止贫富两极分化。

  方田均税法就是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地主、农民实际拥有土地的数量、好坏征收赋税;

  农田水利法是指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增加税赋来源;

  免役法是指百姓可以出钱免劳役,也就是说不愿意服劳役可以出钱雇人代服劳役。一般地主会出钱免役。有时候农民在农忙时间实在脱不开身也会出钱免役。

  市易法就是贱买贵卖,政府在物资供过于求的大量收购囤积,等市场短缺时抛售。这个法子是西汉的’刘晏发明,不仅能平抑物价,还能增加政府收入。

  所谓均输法就是政府采购的时候哪便宜就去哪买,哪近从哪买,综合考虑商品价格和运输价格后确定采购地点。这样政府支出就会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方官吏搞腐败。均输法跟现在政府采购搞招拍挂的思路差不多。

  裁兵法、保甲法、将兵法都是针对冗兵,组织民兵代替正规军维护社会治安,裁减正规军立的老弱病残,保留精兵交给常任武将加强训练。这条改革措施之前已经有过实践,应该是觉得效果不错,现在向全国推广。

  保马法就是饲养马匹改官养为民养,降低成本。

  此外,针对冗官,王安石也推出几项改革措施。

  王安石吸取范仲淹的教训没敢去动铁交椅,也就是没敢裁减冗官,只是在选才方面做出几条规定,比如科考倾向于论述而不是背诵。之前科考主要是考诗词歌赋、背诵经文,不涉及行政能力测试。现在科考不再诗词歌赋,改为策论,也就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策试。这项措施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减少庸官,提高行政能力,并非直接针对裁减冗官。

  但是即使如此,王安石的改革措施还是引来反对声一片。

  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程颢[hào]等大臣都反对变法。反对声音最大的是司马光。

  司马光在历史上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那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和司马迁的《史记》齐名。从战国一直写到宋朝,一共1362年。

  司马光在学术上贡献巨大,但是在官场是个十足的保守派。他反对改革,认为“祖宗之法”——从宋太祖、宋太宗那里流传下来的法度——已过百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改革纯属扰民生事。

  程颢[hào]、程颐兄弟是当时的代表人物。哥俩把儒家发挥到极致,强调伦理道德是压倒一切的大局。“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氏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俩的理论被称为理学。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开始走入极端。儒生因循守旧、食古不化、死抠本本的毛病也开始发挥到极致。

  司马光给王安石写过三封信,坚决反对变法。他认为王安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侵官”就是独揽大权。“生事”就是没事找事。“征利”是指与民争利。“拒谏”就是不听其他人的意见。

  王安石回信给予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地驳斥。

  他的回信被称做《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文章曾被编入现在的中学课本。

  不过司马光对王安石的指控也并非完全是凭空捏造。司马光反对改革不假,但是王安石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细节欠推敲,也给反对派留下攻击他的口实。

  比如说青苗法,政府放贷救急百姓,这本来是好事。但是有些地方干部为了完成上级摊派的贷款任务,强行贷款给农民,不管人家用着用不着。而对真正需要贷款的农民又担心人家还不上造成坏账,不肯贷给人家。这样一搞,显得政府唯利是图,形象大坏。

  贷款百姓觉得半年20%的贷款利率太黑了。而放高利贷的认为政府垄断经营抢别人的买卖。穷人富人都不满意,都认为政府是在与民争利。

  改革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点问题、付点学费、出现不同的声音都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改革带头人、设计师能够虚怀若谷,吸取经验教训,不断修正自己,改革必然会在实践中曲折前行。

  但是王安石是出了名的“拗相公”。他仗着皇帝撑腰底气十足,做事从不跟别人商量,也不听别人意见,一意孤行。对反对意见一概不加甄别地予以严厉驳斥,对反对者予以严厉打击。

  他骂司马光是司马牛(历史人物,胡说八道的代名词),“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骂欧阳修“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害朝廷,留之何用?”,把苏轼贬出京城……

  欧阳修和苏轼等人其实并不反对变法,在范仲淹变法时他们就是变法的有力支持者。他们只是对王安石变法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看法,结果受到王安石严厉的打击。

  王安石这个人和汉朝晁错能有一比,在性格上和为人处世方面有一些缺陷。有好经没好嘴,结果把好经也念歪了。

  王安石骂来骂去,把人都骂到对方阵营了,自己这边只剩下一堆溜须拍马的。变法的推行越来越困难。后来连太后都站到司马光那一边,哭着求皇上别再用王安石了,王安石已经搅得天下大乱了。

  宋神宗一看王安石成了搅屎棍了,只能把他被罢官出局。

  变法因此遭受重创。

  青苗法首先被废。青苗法因为利息太高失去了保民的意义,遭人诟病。其他各法在不断遭受非议的过程中陆续被废。到宋神宗去世时,王安石变法已经废除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