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免费的桑拿

  骑车走在路上,路边黄橙橙的大水杏真的很诱人,咬一口,绵绵的,甜甜的,还有丝丝酸酸的,好吃。玉清小时候可没少爬树偷酸杏,可从来没偷着过这种黄橙橙的杏。

  “大叔,给我来三斤杏,你这杏可真谗人!”

  “再不买,今年就吃不着喽!”

  “怎么吃不着了?”

  “杏下桥了,树上都没有了,我这还是晚杏哩!”

  “大叔,这么快就下桥了?”

  “还早呀?麦黄杏,麦黄杏,麦子黄杏也黄,杏熟透卖完,下个礼拜就该割麦子了。”

  “都该割麦子了?咋这么快?”玉清一手拿着称好的杏自言自语说。

  租了门店,自己不用给小摊点送货了,那我也不能在店里睡大觉。不知道下边乡镇上能不能卖这些裤头背心啥的,不如用刚买的脚蹬三轮车带着去试试看。

  “这么热的天,你又折腾啥?”妈妈问。

  “今天是彭集,我想到集市上卖卖这些东西,看看有人买没,卖一件也比在家里躺着睡大觉强,你先给我看着点,有人来拿货让他记好帐,我回来再核对。”

  在这些乡镇集市中,彭集得算是最大的,销货最好的,县里的龙头企业——瑞星就座落在彭集。

  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有菜摊、鞋摊、布摊……还没几个赶集买东西的。往哪里摆摊呢?旁边倒是有个空,但紧挨着卖鸡的。

  “哎,哎,不能在哪里摆摊,那里我已经占下了,一会那里卖葱,你卖的啥?”

  “大爷,我卖的是小衣裳!我就用一点地方就行。”

  “小姑娘,卖小衣裳的在西边,你去那里摆摊吧,集中在一起才更好卖货。”

  玉清推起车子往西走。果真是,这边全是卖小衣裳的。玉清找了块空地,铺上几装货的大布包,上面又铺上从自己床上偷偷揭下来的床单,把老头汗衫,蕾丝背心,防走光内裤……都舒展开摆在上面,弄平整直起腰,才发现旁边那些摊上面撑着白布遮阳棚,抬头看看慢慢毒辣起来的太阳神,唉!自己没有赶集摆摊的经验,连把伞都没有带,只有和太阳神死扛了。

  “这个汗衫够肥的,你试试看合适不?”一位六七十岁的妇人说。她旁边跟着一个胖胖的老头,他们穿戴地还算整齐干净,应该是退休的老工人。

  “大爷,不用试,你穿准合适,我爸爸也像你一样福态,穿上不捆身,可舒服了,吸汗透气。年纪大了,图得就是舒服!”

  “你这小姑娘挺会说话的,今天头一次来彭集吧?以前没见过你。”

  “嗯,大爷看人真准,我是第一次来彭集,你是第一个光顾我的小摊,你如果相中,我就批发价给你,七块钱一件。”

  “真的?那我要三件吧,等我回去给那些老哥们一说,他们准来。”

  小生意开门红。

  天越来越热,热情爆满的太阳神拼命地向大地挥洒着热量,地面被晒成了滚烫的煎饼鏊子,一件件背心、裤头,成了被烙熟的煎饼果子。玉清那稀疏的头顶火辣辣地疼,被煮熟了一般,可怜的头顶连汗都来不及露出头,就被太阳神烤干了。

  玉清口渴难奈,嘴里连点水都没有,干干的,像缺水的沙漠。眼前的行人打着伞,翻看着,讲价还价,汗水打湿了汗衫。

  苦挨苦熬,玉清焦躁地站起又坐下。

  集市的街道上的行人稀疏了起来,太阳神也打了个哈欠,准备休息休息了。两边卖布匹的摊主开始慢慢整理零乱的布。

  “要下集喽,该买的人都买了,集市上忙就忙一阵儿,小妹,你是第一次来赶集吧?这么热的天,没有遮阳棚也得撑把伞,在太阳底下爆晒会中暑的,看你就拿那么一小杯水,哪行啊,得用大壶装水。”邻居大嫂好心地对玉清说着。

  “是啊!第一次来赶集,我以为这集市上得有树什么的呢!”玉清应声道。看看被晒得红彤彤的胳膊,火辣辣的,脸也像冒火一般,脸也像胳膊一样红红的吧?

  玉清也把零零乱乱的货整理好,装回袋子里。和两个邻居有说有笑地把货搬到车子上。“下个集是什么时候?我们到时候还在一起!”

  “阴历的一三五是集。到时候我们给你留点空哈!”

  玉清头脑浑浑地骑着三轮车回家。

  “井!”玉清的瞳孔瞬间放大,立马停下车子跳下来,双脚像踩在发射座上,噌噌,冲了过去。把井旁边的小盆子里的引水倒进进里,“嘎达嘎达——”一阵急速的响声,水从井嘴里流了出来,玉清用右手继续来回压着井杆,俯下身子,脸朝上,嘴对着嘴,“咕咚咕咚”!那吞咽声如敲鼓一般。冰凉的井水一阵狂饮,“啊——”真舒服,比冰糖水都甜。

  玉清饮足了水,继续蹬着三轮车往家赶。

  “看你的脸,大红布一样,太阳那么晒,不行就赶紧收摊呀!”爸爸说,“怎么想起什么就是什么呢?”

  “我不是想起什么就是什么。收完麦子就是暑期了,需要汗衫的老头们在暑假前该买的就买,真正热起来的时候就不买了,汗衫就进入了淡季。如果卖不掉,那就要等到明年再卖了。”

  “那也不能不要命呀?太阳这么毒,中暑了怎么办?”

  “我再去赶集的时候带把伞,一会我刷一个妈妈装油的桶,我赶集的时候装水喝!”玉清说,“我不但要去赶彭集,我明天还要去赶州城的集。”

  “赶州城的集?开玩笑吧?州城离这里四十里地,你蹬着三轮车去赶州城集?等你走到就散集了!”

  “那我明天早上五点就出发,三个小时差不多能到了吧?”

  “你当真去呀?真不要命了?一个姑娘家,干嘛这么拼命?”爸爸心疼地说,“那到了之后先到州城小东门你表姐家,让她带着你去找个摊位,州城是最古老最大的集市,可比彭集人多。”

  “那还不让我去。”玉清小声嘟囔着。

  爸爸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这去州城的路呀,可真是路漫漫呀。玉清蹬着三轮车,“吱扭吱扭”地慢慢摇晃着往前走,两旁的柳树死活不肯走向玉清的后面。两条腿左一下右一下交替着。

  州城是古老的县城,大概在83年前后才搬到现在的县城,那里以前是文化经济的重地,酒厂,帆布厂……至今还在州城,州城的消费能力一点都不比新县城差,一些退休的老干部都还在州城住,玉清的决定不是盲目的。

  蹬着三轮车,真的骑了三个小时才来到州城,腿酸屁股疼。

  玉清在表姐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合适的摊位。这下不用摆在地上了,有专门的水泥台面,舒服多了,最其码不用坐在滚烫的地上了,免受“铁板烧”之苦。

  怎么来赶集的尽是些大腹便便的“老干部”?他们个个手里拿着四五件汗衫,笑呵呵地走了,他们说,多少年没买到过这么肥大舒适的老头衫了。

  赶集是很辛苦,脸晒爆了皮,火辣辣的,原先白白净净地,还能一白遮百丑,现在,整个人成了包黑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