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306,收复南唐

  ,971年——976年宋太祖收复南唐,基本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太祖崩。

  南唐李煜得知南汉灭亡,惶惶不可终日,上书宋太祖自愿去除国号唐,改称“江南国主”,同时取消宋朝皇帝不直呼其名的礼遇,把自己降为宋朝臣属的地位。

  虽然如此,宋太祖也打定主意要灭掉南唐。

  972年,宋太祖亲临教船池,举行大型军事演习,检阅水军训练成果。

  教船池在开封城外,是宋太祖为训练水军开凿的巨大水池。池内有楼船上百搜。宋太祖挑选精锐部队在此演习水战,准备对南唐开战。

  荆南奉命制造千艘战舰。宋太祖要组建一支庞大的水军。

  不过因为年景不好,不是旱就是涝,黄河频繁决堤,宋太祖忙于抗灾救灾,一时顾不上南唐。统一南唐之战在两年后才开始发动。

  974年,宋太祖以祭天为由招李煜进京。

  李煜害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托病不肯从命。宋太祖便以抗旨不尊为借口下令对南唐宣战。

  大将曹彬、潘美随即率领十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进攻南唐。

  李煜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一直在暗中备战。但是他能做的不过是筑城聚粮缮甲募兵而已。他也想提高南唐综合国力,全面对抗宋朝,怎奈个人能力有限,面对积贫积弱的南唐力不从心。

  李煜是个大词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这些名句都是来自李煜的诗词。只可惜,李煜对诗词、音乐、书画十分精通,对治国十分稀松。对于像南唐这样已经没落的国家,除非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才能够使之复兴。但李煜不是那块材料。

  南唐佛教兴盛,军民厌战。李煜也笃信佛教,以仁孝治国。但佛拯救得了人心,拯救不了国运。

  面对宋军的进攻,南唐毫无招架之力。

  曹彬带领水军从荆南出发沿江东下,沿途击败南唐军的拦截,进至采石矶渡口(在安徽马鞍山西南)。潘美率领的陆军早已在江北等候多时。两军在采石矶会合。

  李煜派军两万多人反攻采石矶,企图夺回渡口,结果大败而回。

  曹彬用竹筏和大船搭成历史上第一座“长江大桥”。潘美率领宋军步骑兵迅速跨过长江直奔南唐都城金陵(南京)而去。

  吴越也出兵助战,进攻南唐的常州。

  南唐首尾不能相顾。

  李煜调集各地军队勤王。各地军队向长江沿线集结并向宋军发起进攻。但是这种零星的攻击对宋军构不成任何威胁。

  李煜调集十五万水军向采石矶浮桥发起攻击,企图截断宋军后路让宋军不战自乱。

  曹彬率军迎战。

  两军水军在江面上展开大战。

  战斗中,唐军向江中倾倒桐油,点燃后利用风势发动火攻。眼见一片火海向宋军扑去,宋军就要在烈火中永生。突然风向一转,火海反扑回来。唐军本想火烧赤壁,没想到搞成ZF。宋军趁乱发起猛攻。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南唐军队损失殆尽。李煜再无还手之力。

  潘美和曹彬合兵一处包围了金陵。

  李煜无兵可战只得向宋太祖求和,希望宋太祖高抬贵手放南唐一条生路。宋太祖的回话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975年,宋军攻破了金陵。

  南唐后主李煜打算学习后唐后主李从珂举家ZF,但火起之后又害怕了,改主意投降。

  南唐以十九州之地坚持了一年多,终究还是归入宋太祖囊中。

  李煜被宋军押回京城汴京(开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传唱千古的名词,就是李煜在汴京被软禁期间写的。但就是这首词,要了他的命。宋太宗赵光义恨他念念不忘故国,叫人把他毒死了。

  吴越王在灭唐之战后亲来汴京朝贺。吴越在灭唐战争中配合宋军夹击南唐,立下大功。宋太祖赞赏他的忠心,承诺有生之年绝不动他一根汗毛。

  南方大局已定,没有了后顾之忧,宋太祖令潘美三攻太原。可就在潘美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北汉,北汉坐以待毙之时,宋太祖暴病而死。第三次北伐嘎然而止。复国大业功败垂成。

  宋太祖是比后周柴荣更伟大的皇帝。柴荣的伟大在于武功,亲率兵马南征北战,几乎战无不胜。。宋太祖的伟大不但在于武功,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他在文治方面也很出色。

  宋太祖是一个比较厚道的人,讲究以仁治国。

  宋太祖死前立下了祖训:“不准杀士大夫上书言事者;凡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即使有谋逆大罪,亦不可株连全族,只可于牢中赐死,不可杀戮于市。不遵此训者,吾必不佑之!”

  对于进谏的大臣不能杀;对于柴家后人要法外开恩。即使犯了谋反这样的头等大罪,也只能杀掉犯罪的人,不能株连九族,并且只能在牢里悄悄地杀,不能推到街市上公开斩首示众。

  他让人把誓言刻到碑上立在他的寝殿,规定每个即位皇帝都要念上一遍作为就职誓言。

  “不杀谏臣”是极具宋朝特色的一项基本原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鼓励大家提意见,即使提错了,也不用担心扣帽子打棍子。

  他对于“上书言事”的士大夫从不动杀心。有人入宫求见,赶上宋太祖玩弹弓射鸟正在兴头,不愿见他。这人说是急事。宋太祖只好放下弹弓接见了他。没想到这人说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惹恼了宋太祖。宋太祖说,这就是你说的急事?那人回答,怎么也比你玩要急吧。宋太祖一气之下抓起一件东西扔了过去,砸掉那人的几颗牙。那人把牙一颗颗捡起来放进怀了。宋太祖说你打算告我去吗?那人回答,我能去哪告你啊。我只不过去告诉史官让他记录此事。宋太祖连忙道歉,并赏赐他很多东西。

  赵普为相时曾保举某人。宋太祖不喜欢此人不同意。次日再奏,还不同意。第三天又来了,宋太祖把他的奏折撕碎扔在地上。赵普一言不发把撕碎的奏折捡起来揣在怀里。改天又来了,拿着粘好的奏折还是进奏此事。宋太祖气蒙了,说我就是不同意你拿我怎么着!赵普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您一人的天下。宋太祖冷静下来,终于同意了。

  宋朝谏臣不用担心掉脑袋,比其他朝代敢说话。

  不杀柴家人据说是潘美的功劳。宋太祖入主皇宫后,见到一个宫女抱着一个小孩,问是谁的孩子。宫女说是周朝的皇子。宋太祖问谋士赵普怎么处理。赵普说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旁边的潘美闻言吓得倒退两步。宋太祖问潘美你是什么意思?潘美说你我曾一起侍奉周家,周家待我们不薄。如果我劝你杀周家之后,感觉对不住周家。但要劝你别杀,又担心你怀疑我对你的忠心。

  宋太祖说:夺人之位,杀人之子。我也不忍心这样做。因此宋太祖规定柴家人享受法外开恩的待遇,并且发给柴家一个“丹书铁券”——也就是俗话里说的免死金牌。

  《水浒传》里的“小旋风”柴进就是柴氏后人,他之所以敢收留梁山好汉,使他家成了强盗的避风港,就是仗着宋太祖赐给的免死金牌。

  宋太祖厚待柴氏既是想体现自己的仁义,也是想给未来篡位者做个榜样。篡了人家位还要砍了人家头,太不厚道了。祖上积德,萌阴后代。谁也不敢担保赵家不会有那么一天。

  他对臣下比较宽容。“苟用其长,当护其短”。全面评价臣子的功过和优缺点。他去宰相赵普家串门,看到有人送赵普几罐海货,说这海货一定不错,打开瞧瞧。赵普打开一看,全是金子。当时就傻了。宋太祖哈哈一笑,说:但收无妨。他一定以为朝廷事情都是你说了算。

  宋太祖也不是一味地纵容。后来发现赵普不但受贿还庇护手下受贿,宋太祖立即罢了赵普的官。

  宋太祖说,我朝以仁治国,什么罪都可以从轻发落,但惟独贪赃枉法不可以。贪官对国家对百姓危害太深。他在位十几年,每年都会杀一两个贪官以儆效尤。

  他选拔官员择优录取,不在乎门第。作为古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科举允许所有人报考,不加限制。对现有的官员严格考核,奖优罚劣。有一年公务员大考核,他一次将400名不合格的官员削职为民。

  他个人非常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他说天子是为天下人守财的而不是任意挥霍天下财的。天子花的每一个铜板都是民脂民膏,不能不珍惜。

  皇宫的苇帘都用粗布包边。宋太祖的家常衣服都是洗过很多次还在穿。他心爱的公主穿了一件翠鸟毛织成的外套被他看到。他立刻告诫公主不能再穿。他说你穿得好看就会引起皇亲贵妇的仿效。大家都穿起来,节俭之风就会受到破坏。并且翠鸟的价格上涨,引诱大家去捉翠鸟,也犯了杀业。皇家子弟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他节俭但不吝啬。史书常有宋太祖赈灾的记录,一有灾情就立即作出反应,比较体恤老百姓。

  宋太祖文治武功给大宋王朝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