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1497擒7纵

  公元223年——公元226年魏伐吴,不利而还。蜀伐南蛮七擒七纵。魏文帝曹丕卒,子曹睿继位,是为明帝。

  东吴在刘备打来时向曹魏称臣。曹丕知道孙权不是真心,只不过担心曹魏趁火打劫而已。曹丕并没有出兵的打算,乐得坐山观虎斗。他要是这个时候出兵兴许会促使孙刘化敌为友联手抗魏,不如等孙刘打得两败俱伤后再出兵。

  孙权赶跑了刘备。曹丕马上大兵压到。曹丕借口孙权没有按照他的要求把儿子送到他那里做人质,出兵讨伐东吴。

  曹丕亲率大军南下,三路攻入江东。孙权调兵遣将前去迎战。

  一路曹军攻至洞口(安徽巢湖和县东南的长江渡口),遇到东吴水军的拦截无法渡江。曹军数次以轻舟偷渡都防守严密的东吴水军击退。

  一路曹军杀至濡须坞。东吴守军据城坚守让曹军无法雷池一步。濡须坞是一座月牙形的城,背靠大江。东吴水军和濡须守军相互配合多次击退曹军的进攻。

  进攻南郡的曹军由曹丕亲自指挥。曹丕计划攻克江陵,顺江而下拿下荆州,直取建康。

  东吴的增援部队到达江陵,在中洲(长江百里洲)屯兵驻守。

  中洲是一个江心岛。长江流到此处分叉然后合流将其形成一座四面临水的岛。这座岛就像长江里的一艘航母,攻可作为后勤基地,守可以封锁长江的交通。

  曹丕也发现中洲的重要性,立即派兵攻占。吴军刚上岛还没来得及筑城就被吴军赶走。

  中洲丢了,江陵随即陷入困境,被魏军四面围困,成为一座孤城。孙权多次派兵去夺中洲,希望打通江陵道路,都没有成功。

  魏军船少,为了方便运兵运粮,在中洲和江岸之间修造了浮桥。

  吴军擅长火攻,打算趁长江涨水之际,用芦苇扎浮筏,点燃芦苇烧掉浮桥,把中洲变为一座孤岛,困死岛上的魏兵。

  但是魏军那边也有明眼人,关键时刻看出了自己的漏洞,在长江涨水之前及时把岛上的部队撤了回来。吴军发现魏兵撤兵,提前发起进攻,消灭了没跑掉的魏军,夺回了中州。

  这时,开始流行瘟疫。

  曹丕无奈,下令全线撤兵。

  曹丕本想灭了东吴替他爹报赤壁之战失败之仇,结果无功而返。

  东吴西拒蜀汉,北拒曹魏,都取得了胜利。从此没人再敢打东吴的主意。

  东吴在跟曹魏开战前派人去跟蜀汉重归于好,缔结了军事同盟。孙权不指望蜀汉能跟自己联手抗曹,别趁火打劫就得。不过他还是不放心蜀汉,命陆逊屯兵西线防备益州。

  不过孙权是多虑了。蜀汉现在是诸葛亮当家。诸葛亮的志向是“兴复汉室”。他的目标是曹魏,不会来打东吴。再者说了,将来拿下了曹魏,东吴自然会屈服。

  诸葛亮立志伐魏。只是蜀汉新败,刘备去世,国内政局不稳。“南中诸郡,并皆叛乱”。诸葛亮暂时还顾不上他的远大理想,先稳定住局势,把蜀汉治理好再说。

  曹丕也没心劲扩张,也转入内政治理。

  三国进入相对的平静期。

  诸葛亮治国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对叛众“皆抚而不讨”,罢兵息战,让百姓安心生产。他依法治国,执法严厉但是公平无私,让百姓毫无怨言。几年后,蜀国恢复了生机。

  局势稳定了,诸葛亮开始出兵讨伐叛众。当时“抚而不讨”是因为无力去讨。现在军队训练、粮食储备都没问题了,诸葛亮开始用兵了。

  225年,诸葛亮南下讨伐叛乱的蛮族。

  蜀国南部的蛮族频频作乱,扰乱了北伐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诸葛亮想北伐曹魏必须得先把大后方安顿好,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诸葛亮出发前请教参军(参谋军事或者叫军事顾问)马谡:南征这事咱俩策划几年了,最后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马谡说,这些蛮族人隐藏在深山老林当中,围剿不易,剿完还反,所以一定要记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诸葛亮说好,我记住了。

  于是大军开拔。进入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后,部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各项“民族政策”,尽量和当地群众搞好关系。

  诸葛亮从四川一直打到云南。《三国演义》“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只不过《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七擒孟获”在《三国志》里只字未提,在《资治通鉴》里一笔带过。孟获其人以及七擒七纵之事在历史上是否存在一直存在争论。

  南征是诸葛亮上台后的第一战,也是其军事生涯中唯一获胜的战争。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被描述成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事实上,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是“治之良才”而非军之帅才。他缺少的正是谋略。

  诸葛亮出山靠得是《隆中对》。《隆中对》说的是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具体怎么做、怎么实现,诸葛亮并没有说,因为他也不清楚。

  刘备在世的时候把诸葛亮放在后方做管理工作,比方后勤保障、行政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从没让诸葛亮参与过军事谋划。刘备的军事参谋是法正和庞统。法正是首席军师,一直跟随在刘备身边出谋划策。刘备对法正言听计从。

  刘备靠法正打江山。但打下江山以后,刘备会想到诸葛亮。刘备打下荆州把荆州交给诸葛亮治理,打下益州把益州交给诸葛亮治理,看重的是诸葛亮治理才能而非军事才能。

  刘备去打东吴,那时庞统、法正已经死了,无人可用。即使如此刘备也不叫诸葛亮去,没有用。

  刘备被东吴打败了,诸葛亮扼腕叹息,说:“孝直(法正)若在,必能制主上(刘备)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危矣。”就是说如果法正还在,他一定能劝阻刘备不要去打东吴;即使去了,也不会打输。这话反过来就是,我在没用,刘备不听我的。我也帮不上忙。

  《三国演义》把刘备描述成诸葛亮的傀儡,言行坐卧都听诸葛亮的安排,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诸葛亮看刘备脸色行事还差不多。

  刘备在临死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首先是没别人可托付,老班底的文臣武将都死的差不多了。再一个是他看重诸葛亮的忠诚与谨慎,相信他不会乱来。

  诸葛亮是治国能臣,刘备相信他一定能把蜀国治理得很好。但是刘备怎么也不会想到诸葛亮掌权后会热衷军事,弃长扬短,穷兵黩武,差点把蜀国折腾没了。

  以蜀国之力去打魏国是以寡敌众、以弱敌强、以小博大、以蛇吞象。要想四两拨千斤必须用巧劲、用计谋。可偏偏诸葛亮缺少计谋。所以诸葛亮北伐连战连败都在情理之中。

  国内各地叛乱都平定以后,诸葛亮决定北伐。北伐曹魏恢复汉室是他远大的理想和毕生的追求。

  蜀军向汉中地区集结。

  这时,曹丕死了。

  曹丕是病死的。但不知道得什么病死的。死时40岁不到,继位也刚满五年而已。

  他连太子都没立,死前才匆忙立了太子曹睿。曹睿是他的长子,法定继承人。但他最中意的儿子是宠妃徐氏生的儿子曹礼。他并非不喜欢曹睿,而是不喜欢曹睿他妈甄氏。《三国志》说:“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诛”意味着是被处死的,想必犯的事不小。因为母亲的关系,曹睿虽然是长子,但一直没被立为太子。曹丕临死前为了保证政局稳定,立曹睿为太子。

  曹睿当时是22岁。曹礼年纪多大不详,但就冲他排行老六,年纪肯定大不了。

  曹丕生前严令禁止后妃、外戚、宦官干政。那么幼主登基就只能靠朝臣辅政。因此曹丕立储必须顾及朝臣的想法。立长子符合礼法,朝臣一般不会反对。立其他儿子,朝臣不一定会接受,以后麻烦事肯定少不了。曹丕为了政局稳定只能选择曹睿。

  曹丕指定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位实力派将军辅政,希望靠军队的支持保证权力交接平稳过渡。

  曹丕死后埋在首阳山南麓。首阳山在河南偃师西北。但陵墓的具体位置不详,至今没被找到。

  曹丕也响应父亲曹操的倡导实行薄葬,因山起坟,不树不封,也就是地面不留任何痕迹。这就不好找了。盗墓贼通常都会看风水,找什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宝地。但曹操、曹丕专找贫瘠的地方栖身。风水那一套理论在他们这里用不上。

  曹家薄葬一是希望节省民力,二是希望身后不被打搅。曹丕说,汉朝皇帝的陵墓没有不遭盗挖的。不仅随葬的金银财宝被掠走,棺材也被撬开,尸骸也被破坏,现场惨不忍睹。所以厚葬一点好处没有,一点用处没有,反倒被贼惦记着。曹丕留下遗旨一定要薄葬,地点要隐蔽,随葬品要少,不要放值钱的东西,简单放几件陶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