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150蜀吴伐魏

  公元226年——230年东吴趁丧伐魏。蜀汉诸葛亮开始北伐。

  曹睿在曹丕死后继位,是为魏明帝。

  东吴得知曹丕死了立即举兵北伐。他们想趁曹魏大丧政局不稳之际捞点便宜。

  东吴包围了石阳(湖北武汉蔡甸区)。但是东吴水战行,攻城不行,围攻石阳久攻不下,只能灰溜溜地撤走。孙权不死心,又派诸葛瑾带队去打襄樊。襄樊是司马懿镇守。诸葛瑾哪是司马懿的对手,被司马懿打得大败而回。孙权于是灭了北伐的念头。

  很奇怪,诸葛亮没来凑这热闹。如果吴蜀同时出兵,诸葛亮、诸葛瑾兄弟联手,魏军两边不能兼顾,吴蜀北伐的胜算要大很多。诸葛亮或许还没准备好,或许觉得乘人之危不太厚道。总之,他在第二年头上才出兵北伐。

  227年,诸葛亮出兵北伐。临走他刘禅上了一道表,就是那个著名的《出师表》,告诉刘禅他要“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怀揣“兴复汉室”美好理想出发了。他率军进驻汉中,准备进攻长安。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在汉中屯兵一年,迟迟没有发动进攻。期间司马懿率军进关布兵防御。

  据说“空城计”就发生在诸葛亮屯兵汉中期间。司马懿率军进攻阳平。阳平当时只有少量部队驻守。诸葛亮于是设下空城计,偃旗息鼓,四门大开。司马懿疑心城内有伏兵,匆忙撤退。

  实际上,魏军根本没发动过进攻。魏明帝打算进攻阳平。手下劝他以守为攻。发动进攻需要一倍的兵力和运粮的民夫,耗费巨大。而防守只需要一半的兵力,运粮也方便。魏明帝于是放弃了进攻的打算,等蜀军来攻。但这一等就是一年。

  诸葛亮在公元228年正式出兵。蜀军兵出汉中,绕道祁山(甘肃境内)进攻陇西,计划打下陇西后进攻长安。

  对于绕道祁山,大将魏延曾提出反对意见。他建议诸葛亮出奇兵走捷径,取道子午谷(在陕西秦岭内有一条汉中到长安的小路)直捣长安,一举摧毁魏国在西部的作战指挥中枢,把魏军变成一盘散沙,然后中心开花,各个击破,收去魏国的半壁江山。但是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冒险而不予采纳。

  诸葛亮生性谨慎,从不弄险。做事如此,领兵打仗也是如此。秦岭小路崎岖难走,只能轻装前进,不能携带重装备,并且容易被伏击。祁山大路平坦容易进退,相对比较保险。象孙悟空似地钻入铁扇公主肚子里面大闹天宫可不是诸葛亮的做事风格。

  但是以蜀国的综合实力远逊于魏国而言,出奇制胜、速战速决的战略才是最佳选择。由外及里、按部就班、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阵地战几无胜算。魏国的土地、人口是蜀国的几倍。当魏军得知消息,从容不迫、源源不断地增援上来的时候,蜀军以劣势兵力进攻有城防的优势兵力,仗会越来越难打。

  另外还有粮草运输问题。战线拉得越长,战争拖得越久,粮草供应的压力就越大。一旦粮草不济,蜀军不战自溃。

  但是诸葛亮“奇谋为短”又不肯冒险,这决定了他不可能接受奇袭的建议。

  诸葛亮率军兵出祁山。为了掩盖部队行踪,他派出一支佯军从斜谷道(从陕西汉中市褒河镇入谷至陕西宝鸡市眉县出谷)出兵,虚张声势,扬言要进攻郿县。魏军被吸引到郿县。蜀军主力从祁山出来杀入陇西。陇西三郡望风而降。

  魏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很快就搞清了情况,及时调整部署,派出增援部队。

  蜀军绕了一个大圈子从天水往西安打,给了魏军从容布防的时间。

  魏将张郃率军进攻街亭(甘肃天水东南)。蜀将马谡率军迎战,在天水城外的山上居高临下扎下营盘。张郃发现马谡扎营有漏洞,立即发兵断了马谡的水源。马谡军心大乱,不战自溃。张郃趁机发动进攻。马谡大败而逃。

  街亭被攻陷。诸葛亮从祁山出来的后续部队没了落脚点。诸葛亮匆忙率军撤回关中。

  诸葛亮一出祁山唯一的收获是带回占领区的1000多户百姓。

  人口在古代既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也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无论生产还是战争,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多多益善的人的参与。人口意味着财源和兵源。百姓们平时荷锄,战时扛枪。

  董卓离开洛阳时带着百姓。刘备逃出荆州时带着百姓。诸葛亮撤回汉中时也带着百姓。不是他们心系百姓,情关万家,而是不想给敌人留下任何可利用的战争资源。同样,屠城也有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意思在里面。

  诸葛亮回来后挥泪斩马谡。兵出岐山时,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他最信任的将领马谡做先锋。结果马谡上去就把街亭丢了,直接导致北伐无功而返。

  诸葛亮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哪怕我心疼死我也得把你杀了,并且自请处分,连降三级,惩罚自己用人不明。

  诸葛亮的确用人有问题。马谡属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当年刘备见诸葛亮非常欣赏马谡就提醒过他:“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放着魏延、王平等人不用偏用马谡,也的确应该承担一定的领导责任。

  北伐失败证明诸葛亮是管仲、萧何式的人才,不是张良、韩信式的人才,擅长治国治军,不擅长运筹帷幄、领兵打仗。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开始筹划再次北伐。

  孙权受蜀国北伐的鼓舞,也主动出击曹魏。他知道硬碰硬不是曹魏的对手,就和它玩计谋。他让鄱阳(江西上饶鄱阳县)太守诈降,引魏军前来接应。魏将曹休上当,率十万大军南下接应。陆逊率军在石亭(安徽安庆潜山县东北)包围了曹休,三路进击击溃了曹休。多亏魏明帝不放心曹休,派大将贾逵接应曹休。贾逵得知曹休战败,向石亭急行,在夹石(安徽安庆桐城市北夹山)遭遇前来包抄曹休后路的吴军。贾逵挥军猛击,击退吴军,把堵在夹石的曹休放了出来。如果不是贾逵及时赶到,曹休和他的十万兵就有可能葬身夹石。

  孙权原计划在石亭歼灭曹休,然后顺势北伐拿下寿春。但贾逵的出现把孙权的计划搅黄。即便如此,孙权石亭一战歼灭了魏军上万人也算是大胜。东吴军队士气大涨,信心倍增,从此不再惧怕曹魏。

  同样去北伐,蜀败吴胜,诸葛亮感觉很没面子,同时觉得曹军新败并且注意力在东吴,有机可趁。同年冬天,诸葛亮卷土重来。

  他这回从散关(在陕西宝鸡)出发,进攻陈仓。这条路也非常好走,只是卡在咽喉要道上的陈仓城非常难打。当年汉高祖刘邦进关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采取声东击西之计把敌军调走,然后突袭陈仓。而诸葛亮没有用计而是硬闯。

  曹魏早已料到诸葛亮要从陈仓进关。因为上次兵出祁山失败,诸葛亮肯定认为曹魏已经在祁山方向加强了防守,所以二次北伐将会选择陈仓。曹魏已经在陈仓加强了防守。

  不过,即便是加强防守,陈仓当时也只有千把人的守军。陈仓易守难攻,用不了那么多人,也搁不下那么多人。只要陈仓能挡住蜀军一段时间,魏军的增援部队就会从后面上来。

  诸葛亮率领数万军队前来攻打陈仓城。但是他穷尽所有的攻城手段都没能攻克陈仓。张郃率领的援军赶到。诸葛亮只能率领蜀军怏怏而回。

  孙权在这一年称帝,正式建立了吴国,和蜀国、魏国平起平坐。

  孙权把自己称帝的消息告诉了盟国蜀汉。诸葛亮很是不快。他讨伐篡汉称帝的曹魏还没有成功,这又冒出一个自立为帝的孙吴。但是权衡利弊之后,诸葛亮决定承认孙权的帝号,并且与孙权约定共同伐魏平分天下。

  第二年,诸葛亮二出祁山,派兵攻打武都(甘肃陇南成县)、阴平(甘肃陇南文县)两郡,将其一举攻克。曹魏的雍州刺史郭淮率军去夺两郡,发现诸葛亮率领大军埋伏在建威(甘肃陇南西和县),急忙撤兵而回。诸葛亮一看魏军撤走,没有继续北伐作战而是撤兵而回。

  这仗打得让人莫名其妙,不清楚他的作战意图。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粮草供应问题,因为诸葛亮回去后发明了“木牛”。木牛被《三国演义》描述成可以自主行走的高科技。实际上有人考证那其实就是独轮车。独轮车比两轮车更适应山路环境。